- · 《环渤海经济瞭望》数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栏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刊物[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征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收稿[05/29]
“观烟台”重磅丨聚焦黄渤海新区:烟台西部衔(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汽车制造产业。 规划建设古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潮水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加快传统汽车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迈进,重点向节能和新能源汽
——汽车制造产业。
规划建设古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潮水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加快传统汽车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迈进,重点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优化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布局;完善汽车零部件链条,积极引进培育电堆、氢气循环泵、“三电”系统等配套企业,补齐动力锂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环节;规划建设新港车联网基地,谋划布局智能网联车,加强车载芯片、感知系统、车载通信终端、线控底盘等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储备研究。
——新光电产业。
规划建设古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支持骨干企业拓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增强现实、超高清终端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智能高端消费电子产品;规划打造烟台市光电传感产业园,依托光电产业重点企业,建设半导体封装材料研发与测试平台、国家微纳半导体制造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古现、潮水—刘家沟数字经济产业园,从显示材料向下游元器件及超高清电视、专业级摄像机等终端产品延伸,形成集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8K+5G电子显示产业链条。
——现代海洋产业。
依托海工装备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模块及导管架、高端远洋渔船、低温冷藏船等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建设国际海工创新城;实施“海洋蛋白”计划,发展海洋创新药物、新型海洋生物制品与化妆品、高端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基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古现海洋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依托蓝色种业硅谷,实施“百箱计划”,建设中国北繁基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海洋种质、海洋育苗、智慧渔场、休闲渔业、海产品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中国北方风电母港,形成海上风电为核心,波浪能、氢能、储能等融合发展的“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生态体系,建设半岛北海上能源城。
烟台黄渤海新区起步区功能布局示意图
精心谋划起步区开局
“观烟台”从烟台市发改委了解到,黄渤海新区将循序渐进推进,优先规划建设起步区,
推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蓬莱区深度融合,打造烟台未来经济新中心。
到2025年,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
延续新区“蓝绿交织、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的总体布局,构建“一心两翼”发展格局。依托现状建设基础,以烟蓬绿心为纽带,形成“两翼齐飞”的四大功能板块。
一心:烟蓬绿心。
围绕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蓬莱区交界的金果山、女王山等山体,严格保护山海生态廊道,形成集生态保育、旅游休闲、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绿色发展动力源,打造烟台黄渤海新区及烟台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核心。
东翼:包括大季家板块和潮水板块。
大季家板块发挥空港、海港、陆港集聚优势,以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产业、临空制造、新能源等为主导功能,促进临港产业区和临空经济区的空间高价值利用,形成新区综合服务主中心。潮水板块重点打造蓝色种业硅谷,加快推动新区现代海洋渔业升级,推动东翼建成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样板区。
西翼:包括新港板块和南王板块。
新港板块依托蓬莱东港区,重点打造以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等功能为主导的现代海洋产业承载空间,并预留未来海洋产业发展空间。南王板块依托蓬莱火车站,以商业服务、制造服务业等功能为发展重点,集中布局商业办公、科创服务、文化娱乐等城市核心功能,打造新区综合服务副中心,推动西翼建成现代海洋与服务业集聚区。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向着蔚蓝,向着大海的方向,黄渤海新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zonghexinwen/2022/0111/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