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渤海经济瞭望》数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栏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刊物[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征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收稿[05/29]
含沙量世界最大,黄河为何没填平渤海?它填平(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黄河改道路线预设 有人计算过自东汉水利专家王景将黄河、汴渠分流以后的1000多年有效行水时间内,黄河在山东造陆面积达10000km2。渤海现余77000km2如不采

黄河改道路线预设
有人计算过自东汉水利专家王景将黄河、汴渠分流以后的1000多年有效行水时间内,黄河在山东造陆面积达10000km2。渤海现余77000km2如不采取措施,用不了几个千年,渤海将不复存在。
可见,黄河确实是有“实力”将渤海填平的,不过这一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但是为了生态环境着想,我们不可能放任黄河这样去填平渤海。因此,人为的干预黄河,降低其泥沙携带量,能够有效地保护渤海。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
使用黄河去填平渤海,获得更多的陆地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不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不应该这么做。不过,黄河确实在过去有过“辉煌”的填海造陆历史,它填平的海域可比渤海大得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黄河与华北平原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本身还是有点“小脾气”的,因此在历史上,黄河曾经多次发生改道事件。而翻阅相关古籍就能看出,历史上的黄河泥沙含量也很高。比如明代负责研究治理黄河的潘季驯就说过“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升之沙”。

黄河裹挟泥沙
因此,黄河改道至哪里,填海造陆的行动就进行到哪里。其中最成功的的“填海造陆”行动,应当要数华北平原了。华北平原作为我国的第二大平原,地势非常平坦,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其中的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都有黄河泥沙搬运堆积的功劳。
黄河曾经夺淮入海的时间长达700多年,这一情况使得该地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从相关的版图就可以看出,在黄河泥沙的影响之下,苏北地区的海岸线呈现出扇形的样子,不断地向黄海推进。

黄河三角洲向黄海延伸
从清代的史料对比能够看出,黄河在康熙十六年时,也就是1677年,其入海口位于当时云梯关约120里。而过了19年之后,到康熙三十五年时,就又向外延伸了将近80里,这个填海造陆的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
待到19世纪时,原来处在海洋中间的连云港就已经和云台山的陆地完全连接起来了,在不断地作用之下,苏北地区的阜宁到盐城以东的滨海平原形成,并且不断地扩大。

滨海平原卫星图
弶港附近海岸线推进了40~50公里黄河入海口更是向海延伸了90公里,泥沙在范公堤外形成了面积广大的苏北东部平原(面积可达10000平方公里以上)。
而渤海的面积不过才77284平方公里,与之相比起来确实不够看。而以上所述还并不是黄河填平的所有海域统计,实际上,黄河填平的海域应该比上述所写得更多。

填海所得黄河三角洲
此处将苏北东部平原列为了典型,为大家讲解,使大家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河曾经在“填海造陆”方面获得的辉煌成就。
黄河的治理
自古以来,治理黄河就是每一个朝代君主都会做的事情,毕竟黄河对于生活在沿岸的百姓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何有效地治理黄河,使其不要泛滥,确保沿岸百姓的正常生活,让国家保持安定繁荣是历代君王都会关注的事情。

黄河在古代多次改道
到了现代,人们对于黄河的治理也非常用心。在2019年时,我国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指出治理黄河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可见,目前国家对于黄河的治理工作是非常重视的。
因为黄河的流域面积非常广阔,而各个领域之间的水文条件和主要问题又不同,因此相关工作者在规划治理黄河时,往往会“对症下药”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zonghexinwen/2022/0214/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