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瞭望》:长吉图向海十年

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长吉图向海十年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金风 段续 ●2009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长吉图区域正从东北亚几何中心向经济中心一步步迈进 ●战略布局和

长吉图向海十年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金风 段续

●2009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长吉图区域正从东北亚几何中心向经济中心一步步迈进

●战略布局和高质量产业相结合,长吉图开发开放的带动力度更大,拉动区域振兴的引擎更有力

●入海是追求。入海的背后,是腹地支撑能力的提升,是开放程度的拓展,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

把一张世界地图铺开,目光投向东北亚和我国东北区域,可以看到,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和图们江流域的延边地区(简称"长吉图"),正处于东北亚的几何中心。

2009年,国务院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这一国家战略稳步推进,在扩大开放、面向东北亚国际合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

在吉林省内,以长春和吉林为直接腹地,以延边地区为开放前沿,以珲春为开放窗口,各地协同发展,一批创新发展平台相继设立,形成了点状、线状、面状的分层级发展格局;在省际、国际层面,"东联西进""借港出海"等战略举措实施,助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向东进入日本海,拓展国际合作。

向海十年,长吉图区域正从东北亚几何中心向经济中心一步步迈进。

全方位开放格局初现

2015年,中央指出,设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中央一项重要部署,对于扩大沿边开放、加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合作,对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先导区要全域科学规划,实现资源要素集约高效利用,努力建成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吉林把长吉图战略作为国家赋予全省的历史性责任,成立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实施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力组织实施。吉林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每年都会通过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讨论审议当年的工作要点,以及一些重大方案、重大政策,涉及区域开发开放的方方面面,任务多达近百项。明确责任单位、直接责任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年度工作任务,负责督促检查,协调解决问题,全面传导压力,确保年度任务有效落实。

积极推进长吉图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既是深化长吉图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长吉图区域发展的潜力所在。近年来,吉林省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等部门,与15个部委签署了17项合作协议,44亿元通道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8次组织召开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会议,多次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会议,落实吉林省提出的包括大通道项目、通关便利化、设立长春新区等重大事项,协调相关部委落实相关政策、重点项目和专项资金支持。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朱显平认为,宏观上用开发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到中观、微观层面,就是通过不同层级的主体来承担不同的任务。这是推进长吉图战略的方法论。

在大战略下,吉林省采取模块化战略,在开放通道、平台建设、区域联动等层面,分层分项目推进,联动发展。长春吉林一体化、吉图珲高铁开通、长春新区获批成立、通化内陆港建成投入使用……按照时序进度,着眼于开放发展的项目渐次落成。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珲春综合保税区、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长春新区等平台,发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功能较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长吉图区域现有国家级开发区12个,占全省总数近80%,省级以上开发区30个。

2018年,根据发展实际,吉林省根据"三个五"("五个优势""五项举措""五大发展")发展战略和东中西三大板块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主六双"的产业空间布局(包含以《长春经济圈规划》为主的13个专项规划),以长春经济圈为引领,构建工业、医药产业"双走廊",打造东部、西部"双开放带",疏通南北向、东西向"双通道",搭建开发开放的"四梁八柱"。

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经过10年的发展,这个区域生产总值、进出口总值均在2009年基础上翻了一番。从2009年以来,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接近6%。向东不断加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各国间的合作,向西拓展了与中亚、欧洲经贸合作的空间,向南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向东""向西""向南"共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 一柱擎天"转向多业支撑

骨架渐成,如何在骨架间培育强健的肌肉,是重要发展任务。记者在长春、吉林和延边州的发改部门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许多干部都有这样的共识:肌肉结不结实,直接决定了区域发展的上限。

从"一柱擎天"向多业支撑转变,从"傻大黑粗"向"高精尖新"跃进,从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转变--吉林省基于现代农业、制造业的优势,锚定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潜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这不仅关系到吉林省的发展,更决定了长吉图这一国家战略的未来。坚强的腹地支撑,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2019年10月,长春到吉林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部完工,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通行能力有了质的提升。长春吉林一体化发展,是长吉图战略的重要一环。两市主城区距离80公里,经济总量占全省58%。有高铁、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相连。目前,两市的同城化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形成了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功能区,精细化工、汽车制造、碳纤维……高新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同样的集聚,还发生在长春和公主岭市之间。两地正在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一汽集团带动下,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同城化布局。"吉林省发改委主任安桂武说。

联动、组团、跃升,在长吉图区域,新的发展动能在不断地孕育、生发。

2015年10月,长光卫星公司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发射升空。4年时间里,13颗"吉林一号"先后升空,向市场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服务。

卫星上天,最大的推力来自推进航天信息产业的众多举措。基于老工业基地的科技研发优势,27家企业、2所高校、8家研究所组成航天信息产业联盟,有力地拉动了遥感卫星等新兴产业发展。

有新产业勃发,也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曾制造了中国第一辆地铁客车的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如今是"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的重要生产厂商。走进高铁生产车间,一台台动车组依次排开,场面壮观。在企业的周围,一个轨道装备产业园正在形成。谁承想,这家企业在制造中国第一台轨道客车时,没有现成的设备可用,工人们硬是用锤子、斧子一点点敲打出来。

近年来,长吉图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年均增速在20%左右,现代物流业和特色旅游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在其带动下,吉林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296家,占全省核准备案设立境外企业的4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丁肇勇表示,战略布局的谋划和高质量产业的行动相结合,拉动区域振兴的引擎就能更有力,长吉图开发开放的带动力度就更大。

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近海不靠海,长吉图开发开放就是"向海而行"。"入海是追求,入海的背后,是腹地支撑能力的提升,是开放程度的拓展,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吉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说。

从长春登上动车组,只需要3个小时,就能抵达距离日本海只有十几公里的珲春市。珲春位于吉林省最东端,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在这个边境小城,2018年,经中俄珲春-马哈林诺铁路运输的煤炭等货物有300余万吨,全国一半以上的俄罗斯帝王蟹从这里进口,走向全国。

珲春近海但不靠海,周围分布着俄、朝近10个优良港口。2019年8月24日,珲春国际港举行了揭牌仪式,这一具备完善通关条件的内陆港将和国家级铁路、公路口岸配合,进一步拓宽吉林省向东进入俄罗斯等国的开放通道。从珲春向东,一条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进入日本海的通道清晰可见。珲春经由俄罗斯扎鲁比诺到韩国釜山的陆海联运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行;长春至东京、首尔、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的空中航线稳定运营;横贯吉林省东西的长白乌快速铁路、长珲高铁开通……

向南看,位于通化市的国际内陆港,是长吉图区域联通渤海经济圈的一个枢纽。这里与丹东港深入合作,集装箱运输车忙碌穿梭。在这个内陆港,2017年货物吞吐量560万吨,2018年750万吨,2019年将有望突破900万吨。"从丹东出海每年节省运费近亿元。"通钢集团供应公司有关负责人李瑞枫说。

长吉图区域南部的通化市、白山市正在全面加强与辽宁丹东的经贸合作,共同制订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联手打造鸭绿江无障碍旅游带、发挥丹东海港的功能优势,发展医药、矿产、人参加工等产业,"向南入海"的产业支撑正在形成。

向海而行,让世界的目光进一步聚焦到长吉图区域。在2019年于长春召开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政商人士纷纷表示,长吉图区域开放潜力巨大。"这里位于东北亚的中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秘书长金玉彩说,"充分的开放举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向海而行,长吉图区域的国际经贸合作程度逐步深化。目前,从吉林全省范围看,长吉图区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超过90%,充分与俄罗斯、蒙古国、韩国等国家合作,开展农业、林业、海产品加工产业,丰田、大陆汽车电子、三星、浦项等一批跨国企业也相继入驻。如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海鲜、煤炭、农业等方面和珲春市等地建立起良好的贸易联系,俄罗斯海产品已经取代煤炭,成为长吉图区域第一大进口产品。吉林省多家企业还在俄罗斯建立农牧业产业园区、工业合作区。

互联互通 吸睛国际

早上踏上一班动车,中午在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吃一顿热乎乎的朝鲜族特色美食,不慌不忙地在延吉市体验民族风情,下午即可乘车返回长春。如果还想往东,再坐上半小时的动车,就可抵达边境小城珲春,在珲春防川"一眼望三国"景区,天气晴好的日子,远处的日本海海岸线清晰可见。

惬意的旅途,是长吉图区域内部通道快速成型的缩影。

放眼国内,长吉图区域地处东北的中心点,是东北地区南北向、东西向的通道枢纽。放眼国际,长吉图区域位于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向东可以进入太平洋、北冰洋,向西可以深入欧亚大陆腹地。

通道,是开放的前提。10年来,长吉图区域着眼于开发开放的通道建设,国家财政累计支持图们江通道建设专项资金44亿元。在对内开放层面,区域内铁路、公路、民航网络逐步成型,释放联通效能。在对外开放层面,国际口岸通关能力稳步提升,跨国铁运、跨国航运线路不断开通。

目前区域内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通道"通而不畅"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国际通道通达效率、货运量等指标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互联互通能力的不断提高,长吉图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一扇新的发展窗口正在打开。

联通东北三省 接入全中国

从长春向东看,2015年开通的吉图珲高铁,横贯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只需不到三小时,就能从长春直达珲春,其间途经吉林、延吉等重要城市。

以长春为坐标向西,2017年8月开通的长(春)白(城)乌(兰浩特)铁路,让内蒙古东部城市乌兰浩特,吉林西部城市白城、松原等地迈入动车时代。从长春到乌兰浩特旅行时间由原来5小时,缩短至3小时25分。

纵向看,哈(尔滨)大(连)高铁南北向贯穿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由哈大高铁、长(春)珲(春)城际和长白乌铁路构成的"十字骨架",促进形成了以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各主要城市到北京的4~6小时经济圈。

公路方面,10年来,长吉图区域公路总里程接近5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了每100平方公里69.04公里。得益于此,长春等多地建设"内陆港",与大连、营口港对接。位于吉林东南的通化,国际内陆港不到半年就建成通关运营,在通丹高速牵引下,通联丹东港。

望向空中,2018年10月,长春龙嘉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1200万人次,机场每天经停的动车组高达42对,全国少见。

密织的交通网络,让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深入融入哈长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区域。长吉图区域不仅和东北三省紧密地连接起来,而且便利地接入全国交通网络,实现了"货畅其流,人便其行"。

原来的交通"口袋底"珲春,现在是旅游的热门地点。许多人都记得,高铁刚刚开通后的五一、十一假期,这座小城的酒店全部爆满。延边州的朝鲜族风情,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在以前,这难以想象。"珲春市委书记高玉龙说。

东联西进的陆海之道

在长春的许多超市,来自德国的啤酒从占据货架的几层,慢慢变成了几个专用货架。"想喝啥样的就有啥样的,还可以和供货商提需求,要啥有啥。"长春主城区一家进口超市的负责人王林说。。

超市里的许多德啤,由一列列火车从欧洲跨越欧亚大陆转运而来。位于长春的兴隆综合保税区,是德国啤酒来到东北的第一站。和啤酒一起远道而来的,还有汽车零部件、奶粉、农用机械等。

兴隆综合保税区是"长满欧"班列的始发、终点站。一座座仓库里,汽车玻璃、电子零件、纺织品整齐堆放,等待被运往欧洲。这条线路全程约9800公里,单程运营时间约14天。

从长春向东,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最东端珲春,今年8月,集跨国集装箱中转、报关检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珲春国际港正式揭牌。"这里的布局,目标是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朱显平说。

珲春周边分布着俄罗斯、朝鲜等国多个优良港口。10年间,长吉图区域着力推进由"陆"入"海"、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目前,珲春口岸成为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圈河口岸和图们公路口岸实行无周日通关,中朝圈河口岸公路大桥实现稳定运营。

开放"点",正衍生出通道"线"。

海运方面,多条经长吉图区域东端至俄罗斯、朝鲜港口以及我国南方地区的陆海联运航线逐步成型,相继开通了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韩国釜山、韩国束草、日本新潟航线;从珲春经由朝鲜罗津港抵达上海、宁波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也正式开行了集装箱业务。

陆路方面,一度停运的珲春至俄罗斯马哈林诺铁路实现了常态化运营。2018年,珲马铁路进出口货物实现大幅度增长,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299万吨,同比增长20%,货值15.9亿元,同比增长56%。在西部,中蒙阿尔山-乔巴山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空中方面,长春龙嘉机场目前已经能够通航国内外74个城市,延吉机场开通了至韩国首尔、清州、釜山、日本大阪的航线,机场年吞吐量达到161万人次,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突破15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

坐落在东北内陆腹地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东联进入西太平洋,西进深入欧亚大陆北端的脉络逐渐清晰。

跨国合作渐入佳境

10年来,不论是向海的举措,还是开放的做法、振兴的初心,长吉图区域内的政府、企业渐渐胸怀全球。通道建设,助力梦想成真。

新加坡的超市里,如今不时可以看到吉林大米的身影。这些年,吉林省先后在马来西亚、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3个境外营销展示中心;从2015年开始,以长吉图区域为中心,吉林省实施国际市场开拓三年行动计划,已经与83个国家地方政府、382户跨国公司建立了联系。

不只大米,一些区域内的优质产品也逐渐走俏国际:鲜食玉米走入日本、韩国、欧美,汽车零配件通过班列运往欧洲……虽然量还不够大,附加值还不够高,技术也不够高精尖,但国内外市场正在逐步提升对吉林、对长吉图区域的认识,这些认知也正在渐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购买力。

路通引客来,长吉图区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注意力"。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区域内国内国际通道建设,得到了众多国际政商人士的关注。

在一汽集团部署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网联研发的5G试验网,是诺基亚贝尔公司与长吉图区域内企业的重要合作。"未来可期,我们有责任推动区域合作。"诺基亚贝尔公司执行副总裁王玮说。

安静的边城火了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面向全国开放,更面向东北亚、全世界开放。没有坚实的腹地支撑,只会是纸上谈兵。

十年来,一批多层级、多功能的开发开放平台相继成立。从长春新区,到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空港经济区;从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到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开放带;从中新(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到中俄科技园、中韩产业园……有的注重吸引高质量产业集聚,有的注重沿边开发、国际合作,有的在营商环境优化、"放管服"改革中发力。

这些平台的"星星之火",点燃了长吉图区域的腹地支撑功能的"熊熊烈焰"。

腹地隆起产业带

驱车从长春市区出发,向北经过高架桥、快速路,半小时左右就能抵达长春新区。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房、菜地,如今这里已不复当年模样。"变化很大,每个月都在变。"家住附近的长春市民姜超说。

建筑物鳞次栉比落成,新产业陆续进驻。坐落在长春新区的北湖科技园,有着"长春中关村"之称,许多科技企业在这里成长。

成立于2012年的吉林省库美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DNA测序等服务的企业。通过创新技术,企业缩短了生物基因测序服务的周期,从10-15天减少到现在的3-5天。

在长春新区,这样的高成长性、高技术性、高关注度"三高"企业还有不少。它们或来自科研院所院地合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或来自域外高科技、新技术企业的投资。

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吉林一号"卫星项目。2015年10月,长光卫星公司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发射升空,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4年时间里,13颗"吉林一号"先后升空。

" 这些新产业、新技术虽然目前的总量还不够大,拉动作用还不强,但有着较强的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长春市长吉图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长吉图区域腹地隆起的产业带,正在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于201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第19个综合保税区,也是吉林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

如今,兴隆综合保税区最为闪耀的标签,就是"长满欧""长珲欧"中欧班列的端点,班列集货已经覆盖东北三省、环渤海地区、华北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

目前,综保区内注册公司198家,业务额44.2亿元,国际陆港、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功能逐步成型,业务增长速度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排名靠前。俄罗斯、韩国等地的大量进口商品,通过综保区内的展示交易中心分销至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长吉图区域现有国家级开发区12个,占全省总数近80%,省级以上开发区30个。专家指出,位于长吉图腹地的各类平台功能逐渐完备,能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和外联作用。

国际合作平台渐次设立

在长吉图区域开放的桥头堡珲春市,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在2012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这里贸易火热,海产品、粮食、矿产资源"大进大出",曾经"安静"的边境小城,如今红火热闹。

街边,店铺招牌都用中俄双语书写,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游客随处可见;市场里,俄罗斯帝王蟹、食品、日用品交易热闹,通过网络发往四面八方;货场里,进口的煤炭、木材,出口的电子产品、服装等进进出出。2019年,珲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虽然总量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不够大,但和2009年相比已经翻了一番。

位于延边州和龙市的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与朝鲜隔江相望。站在南坪火车站货场的铁轨旁,亚洲最大铁矿--朝鲜茂山铁矿的尾矿坝清晰可见。

和龙市距离朝鲜港口清津港100公里左右,是长吉图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2015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厂房在合作区内拔地而起,道路、净水厂、污水处理、供热、公寓等项目迅速落成。

在一家服装加工厂内,一件件棉衣在缝纫流水线上不断切换,工人们熟练地缝制、裁剪,每天能生产5000多件出口服装。不远处,合作区二期的厂房正在紧张施工,主体框架已搭建成型。目前,边合区共入驻企业24户,正式投产企业17户。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招商局局长许勇一表示,力争三年内入驻企业达到100户。

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程度的加深,和龙市、和龙边合区正在进入越来越多企业的视野,前来考察、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延边州委常委、和龙市委书记金烈表示,开放正在给和龙这个偏远的边境小城,带来巨大的机遇。"项目入驻、企业落户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人口不断回流集聚,粮油、日用品销售火爆。"金烈说。

在长吉图区域内,一批国际合作平台渐次设立。位于吉林市的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基于新加坡的严格食品安全标准,优质稻米、生物保健品等企业纷纷入驻,许多产品出口至新加坡;在长春中俄科技园,8个中俄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新材料、电子等高新产业方兴未艾……

先行先试的焕活之功

开放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划出一块地、设个开发区、引几家企业"这么简单,许多着眼于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创新政策,正在释放活力。

营商环境一直是东北的发展短板。长吉图全域范围内,吉林省着力推进软环境改革,努力优化营商环境。

2018年,坐落在长春新区的长春鸿达高新技术公司在缅甸投标电子护照项目,按对方要求需在11月9日16时前提交投标保函。可是,企业在8日才向长春相关部门提请受理业务,依据规定,审核需要3个工作日。

时间紧急,在软环境优化机制的协调下,长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全力配合,9日上午出证,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这背后,是吉林省构建着实管用工作机制的探索:一方面及时听取企业问题和建议;一方面打通业务环节、梳理高频业务、建立联合办事机制,企业有困难由"多头找"变为"一头清"。

这几年,吉林还大力推进"数字吉林"建设,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倒逼营商环境建设。正在打造的"吉林祥云"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着跨地区、跨部门的在线政务服务整合。

在开发开放的专项领域,许多先行先试的政策也在有序推进。2009年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实施以来,中朝两国政府以"共同开发、共同管理"模式,合作建设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合作区,曾开通了我国内贸货物经朝鲜罗津港再跨境运输回国内的"内贸外运"新方式。

" 出境加工复进境"业务,是多个沿边开放平台的创新。许多企业可以输出原材料,借助境外劳动力优势开展加工业务,再将成品进口回国,海关只对增值部分征税,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加工成本。

在涉及进出口的保税区、边境合作区,推进"创新监管模式",全省口岸如今实现了货运检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珲春综合保税区,食用水生动物的通关时间,从原来的8天缩减到1天,帮助珲春成为俄罗斯帝王蟹在国内市场上最大的集散地。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zonghexinwen/2020/0529/342.html



上一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运行
下一篇: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积极作用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 | 环渤海经济瞭望编辑部| 环渤海经济瞭望版面费 | 环渤海经济瞭望论文发表 | 环渤海经济瞭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