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渤海经济瞭望》栏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数据[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收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征稿[05/29]
- · 《环渤海经济瞭望》刊物[05/29]
两会经济策丨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去年我国提出“3060目标”后,碳达峰、碳中和在多个中央重要会议中高频“露脸”。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有不少着墨,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
去年我国提出“3060目标”后,碳达峰、碳中和在多个中央重要会议中高频“露脸”。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有不少着墨,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等内容。碳达峰、碳中和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和产业?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会出哪些政策和工具?3月6日,新京报举办2021全国两会经济策论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共同讨论。
专家们表示,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任务艰巨,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带来很大压力,要制定好退出的时间表,低碳发展根本上要靠技术。但同时蕴含的巨大投资机会有望成新增长点。
刘世锦:调整能源结构要重视退出问题
谈到“3060目标”,刘世锦表示,碳达峰、碳中和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关系,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很可能会带动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乃至整个发展方式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变革。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一定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比如煤炭产业占比较大的地区,要大量关闭煤炭、压缩产量,这是非常大的挑战,要认真考虑劳动力退出问题,可能涉及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调整。”刘世锦称,因此整个能源结构的调整应该有退出时间表、路线图,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那就不是真正准备让新能源进场,也进不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是推进碳减排相关目标的重要步骤,其实我国2011年起就在7个省市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今年元旦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从区域试点过渡到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不过刘世锦提出,现在交易情况还不算让人满意,讲碳达峰、碳中和,一定要解决微观机制问题,就是落实责任,否则市场摆在那里也没人去交易。
他建议加快绿色发展账户的研究和完善,推动绿色发展账户的试点和推广。绿色发展账户中要有四个元素:碳排放物、一般污染物排放、生态资本服务价值和GDP。“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光是减碳、治理污染,GDP还得增长。我们遇到的除了碳排放,还有其他污染物排放问题,同时我们的绿水青山、生态服务资本价值还得提升。”他解释道。
在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我国还有GDP提升的任务。刘世锦称,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已有约7吨,不能涨太多,但人均GDP又要从1万美元提升至3万-4万美元,这就要求采取低碳、甚至零碳的办法来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要靠技术,因此我国可能面临一个相当大规模的技术转换过程。
他进一步表示,这种技术有三大特点:高生产率、低排放、低成本。要求高,创新不易,但有可能做到,光伏、风能发电就是很好的例子,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成本降了80%以上,风能发电的成本降了30%以上,往后更重要的就是要推动大量绿色技术涌现出来。
肖钢:加快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肖钢也称完成“3060目标”任务非常艰巨,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带来很大压力。但他同时表示,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目标。
他分析称,我国制定的目标是2030年前碳达峰,现在碳排放量是100亿吨,有机构预计达峰值是106亿吨,也就是说在现有排放总量基础上还可以增加,但不能太多。从碳中和目标看,肖钢强调,不是“零排放”,而是碳排放与碳吸收基本平衡,因此通过植树造林或新技术等吸收碳排放成为关键。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巨大机遇。肖钢称,有机构测算,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额约130多万亿元,用来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等,这一投资额大概占我国每年GDP的2.5%,这是一个巨大的新的增长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非常重要。”肖钢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应如何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可能有哪些支持工具?
肖钢表示,我国近年已围绕绿色金融建立了一整套制度框架,绿色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他认为,绿色金融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环境保护,即不仅是碳排放,其他污染也要治理;另一部分就是完成“3060目标”。两个目标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相等。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zonghexinwen/2021/031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