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范仲淹怎样搞“新基建”、发展“地摊经济”

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 /?薛静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今天,新基建与地摊成为热词,但900多年前,早有人用这套方法来挽救经济,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的简历不用多介绍,他与包拯

作者 /?薛静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今天,新基建与地摊成为热词,但900多年前,早有人用这套方法来挽救经济,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的简历不用多介绍,他与包拯、晏殊、欧阳修同朝为官,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他一生留下了无数金句,像“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他抓经济也有一套。
范仲淹对搞基建情有独钟,纵观他的经历,你会感觉他更适合做“包工头”。

(图片源自网络)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32岁。彼时泰州西溪一带的捍海堤坝因年久失修,多处决堤,每逢秋天大风暴雨时,海潮便会倒灌,良田被淹,肥沃的土地渐渐变成了盐碱地。不止良田,各大小盐场也因此受损,盐灶、房屋皆被毁。三千多户百姓没了吃饭的营生,只得外出逃荒要饭。
范仲淹看不过去,于是上书江淮漕运张纶,与其逐字逐句分析其中利害关系,建议重修堤坝。不过那个时候范仲淹刚当官7年,性格耿直,喜欢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一直都不被重用,所以张纶也就没把他的建议当回事。
不过范仲淹没有就此放弃,他找到了同朝为官的滕子京,两人多次为重修堤坝向宋仁宗谏言,不过他们俩皆为基层官员,人微言轻,根本得不到重视。
不过,范仲淹的坚持还是打动了张纶,他自己也上奏朝廷,谏言重修堤坝。
天生元年(1023年),范仲淹终于等来了一直期盼的消息:他被任命为兴化县令,主修捍海堤坝。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汇集了西溪一带四万多民众,在数百里的海岸线上修筑堤坝。工地上号子声此起彼伏,工匠川流不息,盐灶皆被改为饭灶。为了工程进展顺利,他彻夜不眠,亲临一线,将自己全部私人积蓄用于筑堤。
只不过他只是一介县令,财力有限,着实经不起这么折腾。
幸好张纶也是个好上司,为了支持堤坝建设,他再次奏请朝廷让范仲淹监楚州粮科院,也好让他能有权调用国库粮草,为工程所用。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修堤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冬季雨雪来临,海潮意外涌来,冲垮了堤坝,吞没了正在施工的一百多个民工,工程被迫停工。好在滕子京闻讯赶来,带着士兵冲到一线,这才稳住阵脚。
滕子京这个人,在北宋官声很差,他在担任泾州知州期间,泾州财务收支账目出现巨额亏空,多达16万贯钱不知去向,不过对范仲淹还是够意思的,所以后来范仲淹才为他修建的岳阳楼写下了千古名篇。
朝中并非每个人都认同搞基建,反对修堤的保守派借此机会大做文章,弹劾范仲淹,说其耗费人力物力反而让更多人受灾。仁宗耳根子软,接到弹劾就派了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调查修堤一事。
实地调查后,朝廷终于意识到堤坝确实是年久失修,农田、盐灶和百姓生命财产难以保障,一度停工的工程才又重新启动。
然而事事多磨难,堤坝还未修好,范仲淹就收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按照当朝律例,他必须辞官返乡替母亲守丧。
离开前,他因放不下修堤之事,特意将工程托付给了张纶,拜托他一定要把堤坝修建完成。
经过一番波折,绵延数百里的捍海堰终于修建完成。堤外烧盐,堤内种粮,给整个泰州周边的沿海地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屏障。而筑堤取土又形成了一条与堤坝平行的大河,此河便是贯穿南北的盐运河。至此,受灾百姓可以重返家园。

(范仲淹捍海堰示意图,图片源自网络)
景佑元年(1034年),范仲淹再次将精力投入了治水一事。此时,他45岁,任苏州知州。
因太湖平原地势低洼,河港错落,潮汐涨落带来大量泥沙,一到汛期便会冲毁堤坝。
“沦稼穑,坏室庐。”“观民患,不忍自安。”
范仲淹又看不过去了。
他以工代赈,每日给粮五升,聚集灾民疏通白茆塘、福山港、黄泗浦、许浦、奚浦等吴淞江的支流,引其入海,并在这些支流入海、入江之处设置水闸。如此一来,太湖周围的人在遇到洪涝时可以宣泄洪水,遇到大旱时还可以引水灌溉,海潮侵袭时的泥沙淤积问题也得以解决。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网址: http://www.hbhjjw.cn/zonghexinwen/2021/0617/1169.html



上一篇: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的减肥效果并不佳,这种
下一篇:国台办回应G7公报涉台内容: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环渤海经济瞭望投稿 | 环渤海经济瞭望编辑部| 环渤海经济瞭望版面费 | 环渤海经济瞭望论文发表 | 环渤海经济瞭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